包头市知识产权局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件发布 > 正文

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助力科技突围工程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16:08:24    作者:知识产权发展科    来源:包头市场监督管理局    点击量:


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助力科技突围工程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旗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稀土高新区市场监管与城市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关于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助力科技突围工程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包头市知识产权局   

                               2024617    


关于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

助力科技突围工程的若干措施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实施我市科技突围工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的双重作用,加快构建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体系,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有机聚合,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具体措施

(一)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

1.全面盘点梳理全市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组织全市高校和科研机构(含医疗机构,下同)对存量专利总量进行全面盘点梳理,形成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的典型案例。

2.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专利入库管理。依托“包头市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立包头市专利转化运用基础库,并对梳理出来的专利统一登记入库管理。实施专利分级分类管理,指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存量专利开展系统分析,依据《专利评估指引》(GB/T427482023)和公开数据开展评估分级。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从技术、市场、法律等方面开展评估,切实提升专利质量。筛选具有市场潜在价值的专利,依托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https://www.patentnavi.org.cn/)向全国企业推送。

3.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化运用。依托七弦琴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中国技术交易所和内蒙古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推动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开展高校、科研院所向中小微企业专利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专利转化工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活动中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高专利转化运用精准度。

(二)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

4.培育重点产业高价值专利。围绕稀土、晶硅光伏、高端装备制造、先进金属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深入开展专利导航项目,加快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或专利组合,依托包头市重点产业链、优势特色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推动专利与产业标准融合,形成一批标准必要专利,推动重点产业迈向价值量中高端。

5.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结合包头重点产业实际,建设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推动扩大产业规模和效益,加快形成市场优势。发挥自治区稀土、硅、装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包头市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作用,建设运营重点产业专利池。推动稀土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向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迈进。

6.发挥知识产权强链、补链、延链作用。推动专业机构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专项服务。到2025年,帮助100家以上企业大幅提升专利产业化水平。

7.组织开展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到2025年,全市实现对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创新管理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全覆盖。

(三)打造专利产业化与产学研相结合的专利转化新模式

8.集聚全市高校、科研机构专利技术,构建可转化的专利资源库。建立个性化、差异化推广措施,围绕全市重点产业方向,对接全国、全区高校创新资源,广泛开展专利供需对接活动,促成专利转让、许可(含开放许可)或作价入股不少于200件。

9.开展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稀土、晶硅光伏、高端装备制造、先进金属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专利导航和预警分析,通过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企业高价值专利研发储备,完善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四)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

10.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按照包头市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布局,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建专利密集型产业园区,推动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工作,分产业领域集中认定一批经济效益高专利价值突出的专利密集型产品。

11.加强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依托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平台,全面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建立健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机制,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监测评价,不断提高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到2025年,实现重点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全覆盖,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20亿元。

(五)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化激励

12.探索高校、科研机构专利成果转化新模式。对专利成果转化示范作用突出的高校,围绕专利成果产权制度改革、专利成果运营管理、专利成果转化合规保障3个方面开展专利转化创新试点工作。帮助试点单位通过建立专业高效的专利成果运营机制、专利成果转化相关人员激励制度、科研人员创业企业发展通道、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等,开拓专利成果转化新路径。

13.鼓励多种形式的专利许可。倡导高校通过普通许可、独占许可、排他许可等方式实施专利转化,鼓励以基本许可费加提成的许可费计算方式,替代一次性付清许可费用。

(六)强化提升专利质量促进专利产业化的政策导向

14.在各类涉及专利指标的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企业认定、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等工作中,将专利的转化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专利奖推荐中,注重专利技术先进性,强调专利运用实际效益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等指标的设定。

15.会同财政部门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加强跟踪监测和评价反馈,对于授权超过5年没有实施且无正当理由的专利,国家可以无偿实施,也可以许可他人有偿实施或无偿实施,有效发挥专利审查对财政科研项目的评价和引导作用,促进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的高价值专利产出和实施。

(七)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快专利价值实现

16.加强专利产业化率调查,会同统计、工信、科技等部门开展专利产业化率调研,完善专利产业化评估机制,建立健全专利产业化监测指标数据库,加强各领域、各产业重点企业专利产业化情况监测,做好专利产业化数据分析。

17.推动高价值专利产业化,提升高价值专利转化效率,鼓励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专利布局和运用,以产业链供应链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为主线,聚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系统攻关需求,引导企业依靠高价值知识产权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八)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

18.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作用,不断深化政银作,组织全市相关机构成立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发展联盟,带动社会资本设立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

19.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分行构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评价体系,信托包头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探索建立创新型企业评级授信模型,开发适用于质押融资场景的知识产权评价工具。

20.创新质物处置模式,加强对知识产权押品动态管理,联合金融机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探索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流转的有效途径,通过集中拍卖、第三方收储等方式将短期处置转换为长期的知识产权运营,更大程度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21.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推动重点企业进入区域性股权市场。完善知识产权保险服务体系,探索推行涉及专利许可、转化、海外布局、海外维权等保险新产品。

(九)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链条

22.建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体系市场化协同发展,组织动员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形成知识产公共服务叠加效应。2025年计划建设国家和自治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5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15家,有效延伸专利转化公共服务链条。

23.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包头受理窗口和包头市知识产权智慧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扩项升级、优化整合力度,有效对接国家数据资源,优化高校、科研院所、旗县区网点服务事项,构建形成集信息查询、维权援助、专利转化、专利导航、托管服务等全项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  

24.高标准建设包头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招商引资力度,依托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面向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市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领域,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服务精准对接活动。

(十)开展专利转化运用能力提升工程

25.建立包头市专利转化运用智库。集聚一批行业名专家,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战略咨询专家、产业专家、国家平台、投资专家等构成的包头市专利转化运用智库,为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26.面向全市高校、企事业单位、园区、服务机构,开展专利转化政策、转化模式,转化实操、开放许可、专利作价入股、专利信息分析利用、专利导航,产学研合作与知识产权、技术合同登记等相关培训,帮助相关单位提高专利转化运用等方面知识和技能,浓厚转化氛围,促进专利转化应用水平持续提升。

(十一)促进知识产权区域协同发展

27.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深化同周边毗邻地区知识产权会商合作。支持本土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开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利技术供需对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推进呼包鄂乌知识产权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区域知识产权供需有效对接、良性循环。

28.深化同俄罗斯,蒙古国等共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支持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开展国际专利运营,支持企业进行 PCT 国际专利申请,帮助企业排查专利风险,通过专利转让、专利许可等方式,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风险,为企业走出去参与经贸合作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研究机构和著名大学的交流合作、提升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运用能力。

二、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包头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局际联席会议作用,加强对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组织领导,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各单位要将专利转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工作落实。

(二)加强支持保障

各单位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汇报协调沟通,综合运用财政、税务、投融资、科技等相关政策,形成多元化、多渠道资金投入体系,突出重点,优化结构,保障任务落实。对在专利转化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市局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三)加强考核评估

市局将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纳入对旗县区考核指标,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开展定期监测和评估总结,督促检查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各单位落实本方案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市局请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