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易+双随机” 工作方案

发文时间: 2025-07-01 资料来源: 包头市场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信易+”守信激励工作的通知》,加快推进信用体系推广应用,营造守信激励社会氛围,结合我局工作职责职能,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将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理念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依据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等级,科学配置监管资源,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提升监管效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原则

1.依法依规: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开展工作,确保“信易+双随机”监管活动合法合规,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2.信用导向:以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作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重要依据,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对守信者激励,对失信者约束。

3.精准高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的精准匹配、随机抽取,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1.数据归集整合: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全面归集市场主体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等各类信用信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科学分类评定: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市场主体信用状况进行量化评估,将市场主体划分为不同信用风险等级,如A(低风险)、B(一般风险)、C(较高风险)、D(高风险)

(二)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流程

1.调整更新抽查事项清单:依据权责事项清单,梳理并公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内容、方式等要素。

2.完善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根据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备案等信息,建立健全检查对象名录库,并按照信用风险等级、行业类别等进行分类标注;将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纳入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标注人员专业特长、执法领域等信息,确保“两库”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3.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制定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明确抽查事项、对象范围、比例、频次等内容。在实施抽查时,通过部门协同监管平台从检查对象名录库中按照不同信用风险等级设定相应的抽取比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从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实现精准匹配

4.规范开展检查:检查人员按照规定的检查内容、程序和标准开展检查,如实记录检查情况,确保检查结果客观、公正。检查过程中,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不得干扰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

5.及时公示检查结果:检查结束后,在20个工作日内将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一并公示。

(三)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

1.信用风险低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发现问题、转办交办案件线索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原则上不主动开展检查

2.信用风险一般市场主体:按照常规比例和频次进行抽查检查,实施常规监管,加强政策指导和服务,引导其进一步提升信用水平。

3.信用风险较高市场主体:实行重点关注,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增加检查频次和深度,加强日常监管力度,督促其规范经营行为,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4.信用风险高市场主体:采取严格监管,大幅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必要时进行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检查。对其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从重处罚,并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2.强化协同配合: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加强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的应用,形成监管合力。

3.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信易+双随机”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引导市场主体增强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对执法检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监管能力和水平

 

 

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1日


字体

打印
关闭